在杭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,睡眠习惯培养是帮助特殊儿童建立规律作息的重要环节。由于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感官敏感、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差等问题,学校通过系统化、精细化的管理策略,为孩子们营造稳定的睡眠环境,逐步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。
在杭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,睡眠习惯培养是帮助特殊儿童建立规律作息的重要环节。由于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感官敏感、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差等问题,学校通过系统化、精细化的管理策略,为孩子们营造稳定的睡眠环境,逐步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。
学校对宿舍环境进行了科学改造。所有床铺均采用柔软且防滑的床垫,四周加装防护栏,防止孩子在睡眠中意外跌落。室内光线可通过智能系统调节,睡前两小时自动调至暖黄色柔光,模拟日落光线变化,帮助孩子放松身心。为减少外界噪音干扰,宿舍墙壁铺设隔音材料,门窗采用双层玻璃,同时在走廊安装静音地毯,最大限度降低夜间活动产生的声响。
在作息时间规划上,学校制定了严格且固定的时间表。每天晚上八点,教师会带领孩子进行睡前准备,统一更换舒适的棉质睡衣,用温水洗脸、泡脚,通过重复性的动作让孩子感知 “即将入睡” 的信号。洗漱完毕后,孩子们会被引导至各自床位,教师分发带有淡淡薰衣草香味的安抚抱枕,这种熟悉的气味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。熄灯后,值班教师会在宿舍内轻声巡视,及时安抚因紧张或不适难以入睡的孩子。
针对入睡困难的孩子,学校引入了可视化作息卡片。卡片上用简单的图画依次标注 “洗漱”“上床”“闭眼睡觉” 等步骤,孩子可以通过观察卡片内容,清晰了解睡前流程。同时,学校还设计了特殊的睡眠奖励机制,若孩子连续一周按时入睡且睡眠质量良好,便可获得一张小星星贴纸,集满一定数量的贴纸能兑换喜欢的小文具或玩具。这种正向反馈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配合睡眠训练的积极性。
在应对夜间惊醒、多梦等问题时,学校采用分阶段唤醒策略。根据每个孩子的睡眠监测数据,在其容易惊醒的时段前 15 分钟,教师会以轻柔的声音或轻微的触摸进行唤醒,帮助孩子调整睡眠状态。若孩子半夜醒来,教师不会立即让其起床活动,而是陪伴在旁,用平稳缓慢的语调轻声安抚,引导孩子重新进入睡眠。
杭州星贝育园的这些实践经验,也为自闭症家庭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。家长可以模仿学校布置安静、温馨的睡眠环境,使用固定的睡前流程帮助孩子建立条件反射;借助可视化工具让孩子理解作息安排,并适当运用奖励机制强化良好睡眠行为。通过家校协同,逐步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稳定的睡眠习惯,进而促进整体生活作息的规律化 。